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标准
土地整治应注重生态景观服务功能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作为城乡发展重要的绿色空间和旅游休闲场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和景观服务功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下,土地整治不能仅限于提高土地综合产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要挖掘乡村景观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维系并改善乡村景观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土地整治要避免千篇一律,应将土地模型提升到景观模型,充分认知土地整治区域的地域景观特征和价值。人们从某个区域获得的特定感知和视觉美学效果取决于该区域的景观特征。这种特征是由岩石、土壤、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土地覆被、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房屋与住宅特征、其他人工设施和历史遗迹等叠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和文化形态,如农田格局、植被、街道、道路、建筑、庭院、栅栏等。这种地域形态特征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包含宜人的环境与事物、遗产与传统、文化、美学和其他多种社会价值,是一个地区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演变的记录。
土地整治要认识、维护、顺应、延续这种地域景观特征,分析主导它的自然与人文因素,而不是摧毁遗留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特征,然后根据土地整治标准设计和再造一个现代的景观特征。土地整治调查和评价应分析区域的自然生态价值、景观特征、历史遗产等,明确现有景观具有哪些特征和特殊的保护价值并对其进行评价。在规划过程中,应确定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态景观目标,使景观发展定位与社会经济、旅游休闲的发展相协调。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要维系地域景观的独特性、文化符号和地方建筑风格,促进以生态景观为导向的多样化建设,充分挖掘乡村景观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加强土地多功能性研究,提升生态景观服务功能
土地的功能包括财富储备、生产、生物生境、气候和水文调节、物质和矿物储藏、废弃物净化和污染修复、生产和生活空间需求、文化传承、空间连接功能、地域文化景观表达等。土地的多功能性反映了地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学通过引入斑块、廊道、基质、节点、网络等概念,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了具有生态意义的空间语言。认识和理解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景观空间格局与生物分布和运动、水土流失、风蚀、污染、净化等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土地整治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欧共体在农业多功能发展中明确提出“建立高自然价值的农田景观”。通过土地整治和生态建设提高自然和半自然生境的面积,增加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镶嵌性,以提高农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景观娱乐休闲功能。高自然价值农田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维护和创建农田缓冲带、田埂、植物篱、小水塘,修复已有或新建的线状和点状自然景观要素,如树篱、沟渠、石墙、树丛或单棵树木、水塘、草垛等,开展当地目标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营造优美静谧的田园景观。
荷兰基于生物空间分布与运动和景观空间格局理论与方法,完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网络规划和土地整治方案。通过植被、水系廊道或者生态隧道和管道建设,将破碎化生境连接起来,建立由大斑块核心区、廊道、缓冲区及必要的小斑块和生态恢复区组成的生态网络。在美国和法国,针对流域水体质量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产过剩导致的耕地废弃,开展了基于景观格局与流域水土过程研究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完成了流域生产、水质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设计。系统分析模拟表明,以水质控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的土地整治规划将使硝酸盐输出量减少约30%~50%。
由此可见,土地整治应加强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充分认知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生物空间分布和迁徙、各类灾害发生发展、文化遗产和游憩等生态、人文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考虑土地的多功能性,对农田、道路、沟渠、防护林、涵洞等人工和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和建设,使土地整治成为建设区域生态景观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土地整治的生态景观服务功能。
加强生态化景观化技术研究,完善土地整治标准
无论是欧美还是亚洲的韩国、日本,绿色基调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尊重各种生态过程,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因地制宜建设生产基地和乡土景观,尽量不破坏原有的生态景观及其生态要素,这是土地整治的基本原则。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遵循低成本高效益、易于管理维护的原则,运用生态工程技术和乡土景观设计手法,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景观生态系统。
首先,河渠生态工程建设应遵循河流自然形态,保持其纵向的蜿蜒和横向形态的多样性,构建多功能多级给排系统。模拟自然河流生态系统,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水道生态修复和自然驳岸,防止农田养分流入水体,提高河流的自我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其次,农田防护林建设应重视恢复自然植被斑块,因地制宜增加绿色廊道和分散的自然斑块、灌丛,模拟地域自然植物群落,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建立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防护林体系。再其次,道路生态工程建设主要包括生态道路建设、生态防护坡工程和路边植被营造及不同等级道路生态网络的优化。建议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生态型道路建设材料建设路基路面;合理布置排水沟,开展路边绿化带及缓冲区植被建设,进行乡土物种筛选、自然群落模拟设计和路域生态模式设计,保护原有的灌溉体系和水网系统;桥涵设计避免影响水文水流特征,设置生态桥梁涵洞和生态通道,使公路对自然的影响降至最低;设置缓冲带,降低道路对沿线居民区、土壤、植被、水质的侵扰;结合周边环境进行造景美化及环保型标识设计。最后,恢复田埂、路边、沟渠旁等农田边界地带的自然植被或种植豆科等绿肥植物。在道路、河流、池塘、村庄周边营造缓冲带,增加农田景观的生境连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田园景观效果。农田生产、附属建筑、标识等基础设施应合理布局、规范设置,且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我国土地整治标准和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建立了土地整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生态和景观化技术应用受到高度重视。但与国外土地整治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对生态化和景观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应用相对滞后,需要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标准。此外,我国部分典型调查研究表明,农田中约30%的田间道路破损或缺乏生态化,林网残缺受损率高约40%,缺乏生态景观化河道的比例占60%~80%,沟渠需要生态景观修复的比例约占56%。因此,土地整治要逐步从废弃土地、居民点、土地用途转变的大规模土地开发整治,向大面积、大范围的退化土地修复、改善沟路林渠生态和景观的方向发展,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及其生态和景观服务能力。
加强可视化技术研究,提升土地整治的参与性
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周围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服务功能、景观质量、美感度偏好和需求不同,这决定了以提高生态景观服务能力为目标的土地整治需要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当前参与式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土地整治问题诊断、评价、规划和建设、政策选择等各个环节,其主要手段是规划和设计不同的土地整治方案,包括土地用途、景观空间布局和建设技术,以供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评价和选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可视化技术开始应用于土地整治方案的参与式评价,基于高分辨率遥感、航片的小尺度土地整治方案可视化技术日趋成熟,基于地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较大尺度土地整治和空间规划方案可视化受到广泛重视,并将成为未来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 上一篇:第一页
- 下一篇:当前土地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