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颍泉区农户用土地及附着物抵押贷款缓解农业经营资金难题
录入时间:2016-09-26 14:48:03 点击:
今年初,阜阳市颍泉区特色农业种植大户沈子亚,用300亩流转土地和土地上种植的葡萄树作抵押,拿到了颍泉农商银行发放的第一笔“土地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贷款金额500万元。 “前期自有资金基本投完,能够从银行融资贷款,给我增加了信心。”沈子亚高兴的说。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去年底召开的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全国232个试点县(市、区)可暂时调整实施物权法和担保法关于集体所有的耕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规定,探索实施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颍泉区是试点地区之一。半年多以来,在人行合肥中心支行、阜阳中心支行、区政府和颍泉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共同推动下,全区已发放此类贷款44笔,贷款金额5080万元,越来越多像沈子亚一样的流转大户从中受益。启动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以经商起家的沈子亚于2012年带着3000万自有资金,流转数百亩土地从事果蔬规模化种植。资金充足的他原以为这次转型能够一帆风顺,但数年下来,他发现经营难度超乎想象。以土地流转费为例,沈子亚告诉记者,每亩土地一年流转费用是1100元,目前他流转土地的规模扩大到了1000亩,仅这笔费用一年就要花掉100多万。 “如果没有其他融资渠道,紧靠个人单打独斗难以持续发展。 ”
在颍泉区金融办主任孙全看来,流转大户面临投入大、见效慢、利润薄,风险高等问题,而在颍泉区,由于人多地少,土地流转率高,“很多都是千亩以上规模”,流转大户前期经营急需信贷支持。该区农委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该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74家,流转土地面积25.2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6.3%。
结合全市农村经济现代化、规模化不断加快发展的实际,人行阜阳中心支行于2015年将推动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列为全行10项重点工作之一。通过组织召开金融机构专题座谈会,研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会商颍泉区政府,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试点申请及实施创造了条件。此外,人行合肥中心支行通过再贷款资金,优先支持金融机构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发放,加强贷款投向、利率水平监测,确保经营主体享受低成本信贷资金。
2015年底,我省10个县区正式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全国试点工作。
探索“土地经营权+”模式
作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颍泉区的确权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并建立了从确权颁证、产权评估、抵押登记、贷款流程、产权交易处置、风险管控等一整套流程,为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有了这一政策支撑,流转大户凭借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办理完他项权抵押,不需要抵押担保,就能从两大试点行农商银行、农行申请贷款。数据显示,该区目前累计办理流转土地他权抵押18608亩。
今年该区还探索推出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融资模式,通过 “农村土地经营权+担保”、“+地上附着物”、“+林权”、“+大型农机具”等组合抵押担保方式申请贷款,进一步放大农村资产资源的效益。
颍泉农商银行是这笔贷款的发放主力,该行行长孙新华告诉记者,为了控制风险,该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按土地租金的50%发放,以一亩租金1000元/年计算,流转1000亩土地,可申请贷款50万元。这一贷款数额,相对千亩流转大户来说并“不解渴”。而推出“农村土地经营权+”融资模式,能提高评估价值,增加了大户贷款额度,延迟了信贷期限。同时,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也增加了一道保险。
这意味着,除了流转土地能换贷款外,大户的果树、大棚、农机也能够融资。作为受益者,当地千亩梨树种植大户王勇高兴地对记者说,他从农商银行办理了“土地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贷款金额600万元,为新建冷库提供了充足的“弹药”,让上市的水果实现了长时间保鲜。初步估算,今年销售收入可达1000万元,利润500多万。据了解,颍泉区在颁发103本土地流转经营权证的同时,还给大户办理了农业大棚所有权证13本,林权证27本,“土地流转经营权+”在程序和制度上得到落实。
政银合力共担贷后风险
试点即意味着无经可取,在贷后风险尚未显现之前,颍泉区结合本地特色,通过一整套机制将风险降到了最低。
面对当地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大、种类多的现状,颍泉区扩大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将有需求的特色农产品纳入到了农业保险范围,并对特色农业保险保费提高部分由区财政和国元农业保险各予以50%的补贴(不增加农户的负担),提升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不仅如此,颍泉区还安排了1000万风险补偿金,对可能出现的损失由政府与银行按8:2比例分担风险,并探索纳入“4321”新型政银担(区级担保机构、省级再担保机构、银行、地方政府)合作试点;建立农村信贷惩戒和联合追缴制度,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借款人列入全区信用黑名单,大幅提升失信成本,倒逼借款主体履行贷款承诺,从源头上、机制上防控金融风险。
有了政府做后盾,金融机构放贷的信心更足了,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成本也大大降低。沈子亚算了一笔账,他办理的400万贷款执行的是5.66%的利率,相比其他途径办贷,一年光利息就能省掉10多万。 “我们行执行最高上浮30%的贷款利率,降低流转户的融资成本。 ”孙新华表示,颍泉农商银行还成立了土地评估小组,简化了贷款流程上的评估环节,也直接为大户节省了一笔评估费。
在颍泉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基本框架已成型,虽然风险要到明年贷款到期时才能显现,但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多位有关人士均对此表示乐观。(天诚规划z)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搜狐博客 |
新浪微博 | 微信平台 | 腾讯微博 |
![]() |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参考,
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