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费县土地流转“小田变大田” 土地活起来农民富起来

录入时间:2023-09-15 16:15:23 点击:
  “土地流转后,每年除了租金,还能入社投工投劳获得额外分红,去年年底通过与合作社合作承包了一个五彩椒种植大棚,今年第一季刚结束就收入2万多元,别提有多高兴了!”8月6日,在费县东蒙镇蔬菜产业中心生态农场,家住东蒙镇杨家庄村村民杨忠贡细数“小田变大田”带来的好处。
  东蒙镇蔬菜产业中心生态农场是由费县东蒙镇政府、临沂农发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一处现代化农业园区。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规划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46栋,年生产优质蔬菜230万公斤,创新性探索实施“国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模式,通过“保底+分红”模式,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赢。
  费县新庄镇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给广大农民吃上“定心丸”。在经营权上,坚持尊重群众意愿,选择有产业基础、有土地资源、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村,鼓励群众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实行土地统一管理,适度规模经营,对个别群众不愿以土地入股的,探索“以好换孬”“以近换远”等措施,促进合作社土地成方连片,规模集中。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托管)+保底分红”利益联结方式,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新庄镇信兴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沈宝付说,以国家试点为抓手,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群众自愿的原则下,将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小田并成大田,通过修建田间道路、改造水利设施等,让农田实现节水高效、稳产高产。
  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如何在土地上做文章,激活农业生产力?费县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全面推开探索农业规模化经营新路径,重点围绕“四个5000亩”因地制宜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推行“国企+合作社+农户”融合发展模式,启动东蒙镇5000亩土地和5000亩山楂种植地流转;规范合作社运营管理模式,完成胡阳镇5000亩土地流转,探索农机化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双社”共建模式;开展马庄镇5000亩核桃种植地流转,探索合作社托管模式。真正使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通过“小田变大田”改革,费县的小田、散田大幅减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成方连片的大田不断涌现,便于机械化耕种、社会化服务、现代化管理,催生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费县胡阳镇新阳村的大棚里,来自费县金丰公社的农机手正开着拖拉机,进行播种前的土地平整。“从种到收,金丰公社都可以提供全过程服务,种地成本低了不少,我们等着收获就行。”看着大棚旋耕机迅速整出耕深均匀的地面,村民郭安东满心喜悦。
  “‘小田变大田’实现了土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帮助农户解放双手,让他们有了更多增收的选择,也让我们有了用武之地。”费县金丰公社负责人王雪表示,面对越来越多农户选择将土地托管的现状,公社成立乡镇级服务中心9个、村级服务站189个,服务带动社员(农户)5000余人,服务土地面积超过5万亩,通过“减垄增地”、参与合作社分红等方式,助力村集体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
  土地活起来,农民富起来。如今,费县通过政策引领、试点推动,规范提升115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16个“双社联合”村、2个“双社联合”千亩示范片,带动土地经营面积9万余亩,助力“小农户”衔接“大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小田变大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力赋能。(天诚土地规划设计z)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搜狐博客
     
新浪微博 微信平台 腾讯微博
\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之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
内容仅供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