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强化黑土地保护-黑土保护有法可依、依法推进
录入时间:2023-01-09 14:04:16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坚持问题导向、保障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颁布实施的《黑土地保护法》,使黑土保护进入有法可依、依法推进的新阶段。这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对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书写建设农业强省新篇章,都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黑土保护动力
“以人为本”是我国土地立法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土地领域的立法宣誓。《黑土地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黑土地资源,稳步恢复提升黑土地基础地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法。”作为全球唯一的《黑土地保护法》,在立足保护黑土资源的同时,对黑土地的保护者——耕作在黑土地上的农民权益尤其是环境权给予关注和认可,是我国黑土地保护立法的一大特色,更是一大亮点。
首先,明确土地性质,保护农民环境使用权。《黑土地保护法》明确了黑土地保护性利用“以粮为本”的总基调,并根据土地性质保障农民环境使用权,有利于从根本上保护农民耕地使用权。其次,创新激励机制,强化农民环境参与权。《黑土地保护法》为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引导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参与黑土地保护和治理修复提供了法理基础。最后,明确义务主体,提高农民环境保护责任意识。《黑土地保护法》提出保护黑土地是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义务,这是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和权益意识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之上,政府的引导与科技的支持才会发挥作用。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作为重要战略物资,关系着人民生活与社会稳定,是其他领域安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粮食安全构成了国家安全体系的基础环节。耕地保护是粮食安全的底线和主线。只有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赋予了黑龙江粮食生产的独特发展优势。可以说,我国的粮食安全离不开黑龙江,黑龙江的粮食生产离不开黑土地。
《黑土地保护法》规定,“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以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和社会化服务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产品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黑土地产出效益。”国家鼓励粮食主销区与其他省区建立稳定粮食购销关系等经济合作方式参与黑土地保护,建立健全黑土地跨区域投入保护机制。国家按照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黑土地保护活动,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表明,加强黑土保护,有利于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用养结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黑土地保护法》规定,国家实行用养结合、保护效果导向的激励政策。黑土地保护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全盘谋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保护耕地整体生态条件为核心,充分发挥森林、草地、湿地等对农田的生态保护功能,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切实保障黑土地不继续退化,最终实现可持续性的利用与发展。
高效利用黑土资源,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一是提高乡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恢复力和活力,维持生物多样性,重点面向农业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以整体、系统保护为原则,降低人为扰动和利用强度。二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黑土资源,提高资源质量,推广环境友好型种养品种和模式,采用节水、节地、节能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三是加强黑土污染、流失治理,以黑土污染、流失控制为重点,持续推进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和替代,提高农业生产清洁化程度和农业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天诚土地规划设计z)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搜狐博客 |
新浪微博 | 微信平台 | 腾讯微博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之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
内容仅供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