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武邑县“1+X+1”产业扶贫让广大贫困户增收致富
录入时间:2018-01-10 10:09:11 点击:
河北省武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土地瘠薄,十年九旱,自然条件较差。因缺技术、缺劳力、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致贫的群众占到60%以上。针对这些问题,该县积极探索实施“1+X+1”产业扶贫模式,既扶了贫又扶了“志”和“智”,又让广大贫困户增收致富。
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如何摘掉这顶帽子?武邑县给出了他们的解题公式:“1+X+1”产业扶贫机制。前一个“1”:光伏扶贫项目对贫困户全覆盖;中间的“X”:组织贫困户至少再参与两个以上产业扶贫项目;后一个“1”:扶贫资金全部以股金、资本金等形式实现股份合作。
“1+X+1”这公式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在精准脱贫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近日,记者来到武邑县一探究竟。
“1+X”给贫困户吃了“定心丸”
“快看,从年初到现在已经有3976度了!”一大早,武邑县审坡镇前苏国村贫困户王中顺指着自家的太阳能发电站电表高兴地说。
王中顺身体不好,家里还有孩子上学。以前缺乏致富门路,只靠种地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日子过得挺紧巴。
2016年6月,驻村工作队在村里实施了光伏扶贫项目,为他安装了一个小型发电站。王中顺兴奋地说:“打那以后,俺‘晒着太阳’就能脱贫啦!”
他家房顶上的12块光伏板在太阳照射下格外惹眼。老王掰着手指头,算起了经济账:“一度电就值1.8元,像今年这么好的天气,每天发电量都能达到10多度,一天就挣十几元!”
“建光伏发电站,投资少、见效快,还没有风险。既安全稳妥,又能切实保障贫困户收入。”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庆玉说,“2016年6月份并网发电,2017年春节前老百姓就拿到了第一笔收益!”
“‘1+X’中的‘1’就是指光伏产业全覆盖。”武邑县扶贫办主任张世华说,2016年以来,全县先后投资8.84亿元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贫困村实施了光伏产业扶贫。全县建设一个40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153个3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212个村集体15千瓦光伏电站、1530个3千瓦分布式电站,让所有贫困户实现了借光生“金”,年均增收3000元,212个贫困村年集体收入均超过两万元,且能持续保障20年。
“‘1+X+1’模式中的‘X’,就是组织贫困户在光伏产业全覆盖基础上,再参与一个以上扶贫项目。”张世华解释说,多个产业扶贫项目增强了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拓宽了他们的致富门路。
“X+1”牵手电商出网红
2016年“双11”,京东集团CEO刘强东通过手机京东直播下厨。一份东哥“大盘鸡”带火了来自武邑的健康土鸡——“京东扶贫跑步鸡”。“小土鸡”跑进了大市场,摇身一变成“网红”。这背后是“X+1”产业扶贫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2015年底,武邑县联手京东集团,利用本地生态资源优势,组织贫困户以土地和扶贫资金入股“跑步鸡”养殖合作社,创造出了政府引平台、平台联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的“一引双联”产业扶贫模式。在清凉店镇鲍贤兰村扶贫养殖园内,一只只“跑步鸡”或低头觅食或闲庭信步,自得其乐。
“这些精选的柴鸡都是林下散养,脚上还带着特制的计步器,经过160天精心饲养,跑够100万步才能出栏。”负责日常运营的邑人养殖扶贫合作社社长何晓飞说,“咱们这个‘跑步鸡乐园’类似于托儿所,受托于周边村421户贫困户。”
京东集团为贫困户提供4500元的免息贷款和100只鸡苗,帮助合作社进行养殖管理。鸡苗出栏后,集团负责回收、销售,养殖过程贫困户不花一分钱。
“项目、技术、人才、销路,一下子都有了。”京东生鲜事业部重点项目经理刘潇文介绍,这种“产—养—销”全产业链闭环的模式,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销路。“2016年10月,‘跑步鸡’一上线就火遍了北上广,每只卖到168元,其中30元归贫困户。”
“1+X+1”既扶了贫又扶了“志”和“智”
跑步鸡、微工厂、蔬菜园、养殖场……虽然产业方向不同、模式各异,却都指向一个目标——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最大程度激励贫困群众“卖力气”“强底气”“长志气”。
“1+X+1”产业扶贫新机制寓“扶志扶智”于扶贫之中,引导贫困户全程参与。贫困户通过劳动付出,既获得了多元化收益,又提高了致富能力,还提振了靠自身努力脱贫的信心。
在武罗合作社打工的裴桂香告诉记者:“过去一到冬闲,村里人就凑在一起打牌、站在街头聊天。如今在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挣七八十元,还能掌握一门技术。”
审坡镇贾寺院村以前是武邑县有名的贫困村,全村90多户有56户贫困户,大部分贫困群众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为提振他们的脱贫信心,镇里帮着建起了村级农业合作社,动员贫困户们发展蔬菜大棚。王俊奎是最早入社种菜的贫困户,如今承包着6个棚。“几个棚都是俺自己管,西红柿、豆角、黄瓜轮着种,一个棚每年少说也能收入上万元。正所谓‘人勤地不懒,汗水能生金’。”
2016年,贾寺院村人均纯收入8000余元,贫困户也从原来的56户减少到6户。手头富余了,心气更足了。贫困群众充分认识到“要钱要物不如要项目要发展”。
“贫困的症结在于群众缺乏知识、技能、信心和斗志。给钱送物见效快,但只会富一时。”张世华说,产业扶贫就是要培育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让他们靠自己双手摆脱贫困。
2017年底,武邑县妇联在赵桥镇张士军村和后五更庄村先后举办了贫困妇女致富擂台赛。通过投票推选、现场演讲、当场评议等环节,每村筛选出十大致富女能手,在“武邑妇联”网站上“晒”事迹,县妇联还大张旗鼓予以奖励。此活动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更多贫困户“想脱贫、要致富”的热情。(天诚土地规划设计z)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搜狐博客 |
新浪微博 | 微信平台 | 腾讯微博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参考,
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利津县发展循环农业助力村民增加收入
- 下一篇:山西两县因土地利用管理问题被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