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沭阳家庭农场联盟多肉植物种植助力农户致富

录入时间:2017-01-23 10:48:52 点击:
  “我种了8亩多肉植物,去年营业额有40多万元,利润近20万元。”1月15日上午,位于省道245东侧的沭阳耿圩镇多肉植物培植园内,“秀馨”多肉植物种植家庭农场主沃长辉和妻子正忙着给多肉植物松土施肥,迎接开春销售旺季的到来。
沭阳家庭农场联盟多肉植物种植助力农户致富
  在沃长辉4000多平方米的大棚里,各式各样造型别致的多肉盆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憨态可掬的熊童子、晶莹透亮的姬玉露、粉粉萌萌的桃之卵,宛若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
  沃长辉今年34岁,多年来,他一直在上海包地种植果树蔬菜。2015年,沃长辉得知耿圩镇政府在省道245东侧规划建设多肉植物培植园后,经过一番考察,决定进园栽培并网销多肉植物。“种植的多肉植物有蒂亚、黑法师、桃蛋等70个品种,一年的利润是我们在上海打工收入的4倍。”
  “如果没有政府规划支持,我这家庭农场肯定搞不起来。”沃长辉告诉记者,培植园占地500多亩,由镇里统一提供用电、供水、排水、水泥道路、网络、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打造这个培植园,政府花了不少钱。”
  “耿圩位于沭阳县‘西南岗’片区,12个村中有3个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农民人均收入在全县倒数。多肉植物培植园以资源条件和产业特色为基础,以自然村庄、连片地块等为单元,积极引导同类产业的家庭农场靠拢集中,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抱团发展、集聚创业。”耿圩镇党委书记宋延飞介绍说。镇政府申请脱贫奔小康奖补资金共200多万元为培植园做基础设施配套,同时根据入住的家庭农场规模,第一年给予每亩地500元至1200元的补贴。
  家庭农场集群建设,不仅为农场主免费提供基础设施配套,还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广告宣传和仓储物流等“一揽子”服务。对此,“城市花农”家庭农场主孙坚感触尤深。
  “多亏镇里的农技专家啊,要不我的损失就大了。”去年8月,孙坚种植的近60亩多肉植物患上粉蚧病、黑腐病和白粉病。他一连请了好几个专家上门“诊查”,不仅没有好转,还越来越严重。眼看着价值100多万元的多肉植物日益腐烂,孙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拨通镇农技中心的号码。“专家指导我打了3次农药,一周左右,多肉们就‘活’了。政府还帮我们的多肉找‘婆家’。昨天刚拉走一车,大概3万多块钱。”孙坚说。
  “抱团发展带来的好处太多了。”“一亩田园艺”家庭农场老板吴兴艳感叹,统一规划指导后,可以错位发展,避免盲目培植带来同类产品过多,价格上不去。同时,降低成本,以前都是自己送上门,江浙沪地区的运费在5块钱左右,现在快递公司上门收,同样的距离只要3.7元,“一来一回省了不少钱呢。”
  家庭农场抱团获益的不只是农场主,还带动了低收入户就业创业。“镇里跟入驻的农场主们‘约法三章’,农场主要主动吸收低收入户进场打工,免费教他们技术。”宋延飞告诉记者,目前共有78位低收入户在培植园打工,28位低收入户学成后自己经营电商,56位学成后自己种植多肉植物。
  “我在多肉园学了几个月,觉得差不多了,就回来自己开网店。”管桥村低收入户胡方飞边敲着键盘边和记者唠嗑,他的母亲患有残疾,家里一直比较困难。2015年,镇里介绍他到培植园里边打工边学习。“去年3月我开始在网上卖多肉,不到一年,网店销售额超过了100万元。”目前,培植园已有家庭农场18个,多肉植物200余个品种,年产出多肉植物1400万株,实现销售2200万元。
  去年9月23日,省委书记李强来到沭阳县耿圩镇多肉植物家庭农场集群,进大棚、看农场网店,与家庭农场主交谈,鼓励干群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创业”的形式和内涵,探索各种商业模式,把推进区域整体发展与低收入农户增收结合起来。镇政府着手实施“一园多点”战略,即通过财政资金的撬动,建设更高品位的多肉培植园,以村居为单位,全镇打造12个拓殖规划点,力争年内新增多肉植物种植面积4000亩,培育多肉植物销售电商1000家。众多商家抱团发展,让多肉植物成为一项富民产业,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力。(天诚规划z)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搜狐博客
     
新浪微博 微信平台 腾讯微博
\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参考,
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