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博尔塔拉州农土地流转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录入时间:2020-04-21 10:34:36 点击: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已经成为改善土地资源配置、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为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了有效载体。近年来,自治州党委、政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有力的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一、博州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自治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03万亩,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自治州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9.1%。流转模式有: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面积11.2万亩、向企业流转的面积0.9万亩、向种植大户流转面积66.5万亩、农户之间流转面积24.4万亩。
通过宣传和引导,统一组织流转与自发流转相结合,使更多的农民群众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加入到二三产业当中,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整村流转达累计达到93个村(队)39万亩。2019-2020年度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分别为:71.9万亩、103万亩。
㈠农村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流转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据统计,2020年自治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103万亩,流转金额为5.3亿元,平均流转价格为554元/亩。
㈡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户参与率不断增加。农村土地流转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依法引导、规范合同管理等方式,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部分农户由观望态度转变为积极参与,农民不断从流转中收益,参与农户逐年增加。2019-2020年度农村土地流转参与农户数分别为:17450户、23100户。
㈢土地流转方式不断创新。在原有的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流转方式基础上,近年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济组织长期流转土地经营权的现象越来越多,涌现出了一批不仅自己能致富,还能带动周边农户的一同致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0年,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的面积11.2万亩、向企业流转的面积0.9万亩、向种植大户流转的面积66.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76.3%。如:温泉县鑫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全面打造玉米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探索出了“合作社+种植户+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和“土地流转-入股-托管”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托管”模式,流转土地1.8万亩,期中入股托管0.14万亩土地。
具体做法:一是农户以自有土地入股合作社,每亩土地为一股,每股按当年本村每亩流转土地费用折算价格;
二是农户以土地入股,在种植过程中所产生的种植费用预估为650元,由合作社来垫付,农户向合作社支付百分之一的月利息,农户也可以自己支付,不用承担利息;
三是从种植到收获农作物的所有开支,合作社每月向农户公示,公示地点在合作社厂内,农作物收获后所有种植成本平摊到每亩,折算出每亩平均开支;
四是每股土地入股价格加平均开支等于种植成本,如果合作社种植收入超出种植成本即为盈利,毛收入减去种植成本如盈利,合作社收取盈利部分的百分之三十做为管理费用,如果毛收入减去种植成本没有盈利,合作社负责管理,农户不付管理费用;
五是种植土地所得的毛收入减去种植费用及管理费用后的所有收入均归农户所有;
六是农户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后,由合作社统一购买农资,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由合作社全权负责。
当年托管的农户除去托管费用每亩土地分得纯利润820元,流转费用每亩是400元,托管农户每亩比流转土地的农户多收益420元。制定玉米种植标准化规程,协调组织强化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水肥一体化管理水平,促进玉米种植规模化发展,提高了种植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带动周边农户1000户其中贫困户461户、就业人员28人其中贫困户4人)。
㈣进一步完善了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化管理。为了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严守土地使用性质、持续培肥地力、治理农田环境,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自治州结合实际于2018年在自治区土地流转合同统一制式的基础上出台了附加补充合同,对农产品生产者农业投入、废旧农资包装物回收、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主动改善地力、开展秸秆饲喂利用、过腹还田、残膜回收等5条12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乡镇场、村队两级实行了登记备案制,积极引导交易双方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建立了日常监测制度,健全了土地流转台账,实现了流转风险动态监控。
㈤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进一步拓宽。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的富裕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事工业、建筑、服务等行业,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开辟了农民收入新来源。一方面通过流转土地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另一方面业主大户的加入,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为企业、合作社等打工又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二、主要做法
㈠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始终将贯彻实施好农村土地承包、土地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作为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来抓,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将农村土地流转、互换并地、土地规模经营工作与农业农村生产工作齐抓共管。做到了明确目标、压实责任、落实到位,保证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有序流转,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有效推进。
㈡强化宣传,提高认识。为使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土地流转、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各县市组织部和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心多次联合举办农村干部土地承包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培训班,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加快推进互换并地(土地整合),把农村土地流转与互换并地有机结合起来,使政策家喻户晓,调动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通过对农户土地流转前后的收益对比,使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了农户流转土地的主动性,变“要我流转”为“我要流转”。
㈢强化服务,规范行为。各县市建立了县市、乡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各县市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心负责跨乡镇区域的土地流转供求信息、专业培训、合同签订指导、调解土地流转纠纷。乡镇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发布、合同鉴证、政策咨询、纠纷调解、档案管理等服务。
三、努力方向
㈠以健全服务组织为抓手,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完善农经机构改革及队伍建设,进一步制定落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统一制式流转合同和自治州附加补充合同的签订。镇乡场、村队两级落实好流转合同书的登记备案,实施合同规定的事项与条款进行监督管理。搭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宣传、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和纠纷调处,与规模经营主体建立联系制度,提供优质服务
㈡以附加补充合同为助力,改善地力与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农业投入、废旧农资包装物回收、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主动改善地力、开展秸秆饲喂利用、过腹还田、残膜回收等工作的监督管理。
㈢以项目推动为手段,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推动农业经济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有利于土地流转的产业布局;加大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用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规模经营。
㈣以发展经济联合体为支撑,增强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活动,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农社对接。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建立农户入股土地生产性能评价制度,按照耕地数量质量、参照本地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计价折股。(天诚土地规划设计z)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搜狐博客 |
新浪微博 | 微信平台 | 腾讯微博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参考,
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