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产业集聚区助推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录入时间:2014-06-23 14:17:49 点击:
 山东天诚国土规划设计院最新消息:
产业集聚区助推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我国东中西经济发展不平衡,推进新型城镇化也存着着明显的差距,天诚规划笔者了解到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就是引导约“1亿人”就近城镇化。笔者了解到一些中西部地区把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引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提高了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的能力,促进了农村转移人口就近从业。
   所以中西部地区如何依托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关系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关系到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健康发展。中西部地区依托现有的产业集聚区,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关键是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吸纳效应,引导转移人口就近就业。
   过去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注重经济功能,强调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忽视了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后,需要从产业可持续、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迁移人口就业能力三个方面,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区对于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作用。
   二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扩散效应,推动产城融合。
   中西部地区要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必须考虑转移劳动力及其家属的安居问题。迁移人口全家都迁居到城镇,从就业到安居,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目前,大部分迁移人口居住在工厂宿舍和出租屋等临时住所,这就要求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集中居住区,从科学规划、建立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机制、完善配套服务三个方面,促进产城融合。
   三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引擎效应,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
   目前,产业集聚区促进人口城镇化的社会功能依然较弱。新型城镇化要在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基础上,通过推动产业集聚区户籍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农村户籍附着的权益、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迁移人口的城市认同三个方面,实现转移人口市民化。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搜狐博客
     
新浪微博 微信平台 腾讯微博
\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参考,
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