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洞口县农土地流转促规模经营提高集体经济收入水平

录入时间:2020-07-29 10:19:46 点击:
  洞口县地处湘西南雪峰山麓,总人口90万,现有耕地面积81万亩、林地145万亩、荒地15万亩,属于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洞口县通过引导农村土地有序合理流转,盘活闲置资产,促进规模经营,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扎实成效。截止2020年6月,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均达到5.6万元。
洞口县农土地流转促规模经营提高集体经济收入水平
  一、选优训强“领头羊”引领村级集体经济
  引才聚才,建强村级班子。洞口县坚持“一个优先,三个培养”建强村级班子:“一个优先”就是优先选拔政治可靠、家庭生产经营强、外出务工经商富的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全县334个村共有628名经济能人担任村“两委”成员,23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村担任村支书。“三个培养”就是把党员培养成经济能人,把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再把党员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为村支部书记。近三年来,170名经济能人被培养成村支部书记。
  强化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制定《洞口县党员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工作方案》,对年龄在20-45岁之间、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创业基础或有创业意向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将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和操作办法纳入培训主体课程。建立村干部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配套建设5个现场教学点,采取现场授课、实地观摩、互动交流、情景教学等方式,使村干部进一步熟悉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和具体操作流程。
  二、促进土地有效流转激活村级集体经济
  流转形式多样化。洞口县成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积极完善土地流转信息体系,加大网上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使土地流转双方的供需信息有效进行对接。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以租赁、转包为主,全县农村土地出租24万亩、转包12万亩。
  流转主体多元化。洞口县农村土地流转已从初始的农户间自发流转逐步扩大到农户与城镇业主之间、农户与企业之间、农户与专业大户之间的有序流转,流转的主体有一般农户、农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科技人员等。其中,流向农业企业11万亩,农民合作社18万亩,家庭农场11万亩,一般农户6万亩。
  流转面积规模化。土地流转的范围已由原来的村内扩展到村外、乡外甚至县外。发展产业从种粮转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主,全县除发展优质稻规模生产外,还初步形成了20个千亩柑桔示范基地、4个千亩无公害茶叶基地、4个千亩油茶基地、6个万亩楠竹基地。土地流转渠道从农民间的自发流转逐步向组织化、有序化、规模化发展。
  三、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以“股份+合作型”机制创收。2018年以来,洞口县大力发展“三棵树”(油茶、柑桔、茶叶)扶贫主导产业,新扩“三棵树”种植面积10万余亩。各村都成立了“三棵树”产业专业合作社,一般由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兼任合作社负责人,组织“三棵树”产业土地流转。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的产业帮扶资金和贫困户承包的荒山、荒田和房屋等折价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按照“土地租金+务工工资+按股分红”等收益分配方式,前5年保底收益不低于8%,5年后同股同利签订,协议期限30年。“三棵树”产业合作社每年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左右。
  以“合作社+基地+农户型”机制创收。土地流转后,村集体通过建立合作社,为农户和基地提供有偿服务获取收益。如:高沙镇石榴村成立“金穗种植合作社”,在本村及周边6个村流转土地,按300-400元每亩的土地流转费用支付给农户,合作社按30元每亩每年向村集体缴纳管理服务费,2019年石榴村本村流转土地1800亩,村集体创收5.4万元。截至2019年12月,全县共整合2.6万亩集体土地、3.2万亩“四荒地”、600万平方米水域,平均每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以“企业+集体型”机制创收。村集体通过收回承包地、整理闲置荒地、流转整合村集体土地,集中连片租赁给企业,达到集体、企业双赢效果。如:山门镇清水村流转整合土地1000余亩,招商引资建立自来水厂、桶装水厂、农业科技综合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9.5万元。(天诚土地规划设计z)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搜狐博客
     
新浪微博 微信平台 腾讯微博
\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参考,
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