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乐亭县农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农民收入多元化
录入时间:2020-08-18 10:48:01 点击:
位于乐亭县南部的马头营镇,现有的近7万亩农耕用地中,水稻种植面积达3.6万亩。近年来,这里水稻的种植格局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原来一家一户、一地一块分散种植,变为集中规划、统一发包、连片种植,形成了镇域种植业主导产业。那么,该镇是如何引导种植大户规模化生产的?从土地里“解放”出来的农民又从事何种经营?
东南庄子村种稻大户张建宝的稻田地里,水稻已经长到一尺多高,翠绿的稻田一望无边。阳光下,偶尔可见“漠漠水田飞白鹭”的美丽景象。
今年62岁的张建宝从1994年开始种水稻,从最初家中的几亩地,到如今承包300多亩地的种稻大户,他亲身见证了稻田种植模式的改变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盐碱地白花花,一年种一茬,小苗活不了,秋后不收啥。”这句曾经口口相传的谚语真实地反映了包括马头营镇在内的盐碱地带的贫瘠。
随着盐碱地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实施,水稻成为重盐碱地唯一适宜种植的作物,当地农民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但收入依然微薄。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镇,加上人力和农资成本上涨等因素,水稻类附加值低的农产品在市场上逐渐丧失主动权,出现了农户自主经营没积极性,土地难以有效发包的尴尬局面,一些地块甚至无人耕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面对这个长期而严峻的民生问题,2009年起,马头营镇立足于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较大且易于连片的优势,本着“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始统一规划、逐步推进,指导村集体组织统一发包。
东南庄子村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庄。全村2674亩土地按照土地质量,被划分成面积80亩至180亩的24个地块,采用“暗标明投”方式,逐块对外发包给了村里14个种田大户。张建宝就是在这次统一发包中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地主”。
“集中发包为水稻大规模种植、经营、管理提供了基础,机械化作业更方便,大大节省了各项开支。”张建宝介绍说,育苗、旋耕、做埝、插秧、施肥、联合收割…………从种到收,机械化作业使种稻大户都拥有了家庭农场,成本节省了35%,每亩地的效益增长了25%。
截至目前,全镇69661.67亩土地中有将近半数实施了对外发包,数据显示,2019年全镇农户本年度依靠土地对外发包带来的收益,较上年增长达10%至15%。
种植大户从事规模化生产,那么,把自家土地承包出去的村民得到了什么益处呢?东南庄子村的土地集中发包成功后,周边西大庄、小西关、八里桥、郭庄子等8个村也在3年间相继完成发包。“连片承包提升了承包地价,由原来的均价每亩500元提升到了650元,个别土地质量较好的地块能达到每亩700元至900元。”西大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树山说。
土地承包费涨上来了,从自家田地里“解放”出来的村民们喜滋滋地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在东南庄子村南头的一个渔网加工厂,笔者见到,20多名工人正忙着组装皮皮虾网,组装好的成品整齐地码放成了大片一人多高的网垛。
负责人胡艳丽说,家里的土地承包出去后,夫妻俩曾做过几年买卖,但后来瞄准沿海地区市场对渔网的需求,办起了渔网加工厂。业务范围由起初的周边区域,逐渐扩展到了山东、辽宁、江苏等地,村里很多不能外出做事的剩余劳动力,都来到了胡艳丽这里“帮工”,有的干脆把活儿领到自家庭院去干。最多的时候,厂子有近百人在忙活,一个熟练工平均每天能挣到150元。
依托靠近沿海的优势,农民们开始了与“海”相关的多元化创业就业之路,从事水产养殖、近海捕捞、渔产品加工、沿海旅游餐饮等行业,还有部分村民到周边企业做起了“蓝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马头营镇有大约 26 %的农民离开土地从事沿海相关产业。
“通过科学规划配置现有资源进行效益最大化的开发经营,有效克服了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也让更多农民有了新的选择和出路。”马头营镇党委书记赵冬梅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和推广土地集中使用的成功经验,争取让更多农民从中受益。”(天诚土地规划设计z)
新浪博客 | 网易博客 | 搜狐博客 |
新浪微博 | 微信平台 | 腾讯微博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参考,
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