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黑水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实现规模和效益同发展

录入时间:2018-09-14 09:20:42 点击:
  9月的黑水群山葱绿,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前行,无论在河谷高山,还是在藏寨羌乡,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幕幕人们在田间穿梭往来辛勤劳作的场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正迈步实现新的蜕变。
黑水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实现规模和效益同发展
  翻开《黑水县2018年生态效益农业发展实施意见》,黑水县始终瞄准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大农业发展和经营规模,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发展,赋予了农业更强的竞争力。
  “土地流转”盘活了土地富了农民
  黑水县瓦扎村地处高半山,全村49户173人,现有耕地400亩,大多都是村民自己零星地种植一些玉米和洋芋,撂荒的耕地就成为了压在该村党支部书记二古基心中的一块“巨石”。如何充分利用土地,更好地引导村民发展产业,一直困扰着二古基。
  看着周边不少村在实行土地流转后,产业发展有了很大变化,这让二古基十分动心。今年年初,该村党支部主动联系公司,在与公司负责人初步达成土地流转意向后,村“两委”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就土地整治、转包的具体事项进行商议。最终,公司以年均每亩300元的承包费,承包了37户农户的150亩土地,签订了10年期限的土地流转合同。
  村民金花原本有8.8亩地,由于土地位置较为分散,不少土地都荒废着。“现在,撂荒的土地全都利用起来了,我们每年都能领取土地流转金,土地流转出去后不仅解放了部分劳动力,不少村民都出去打拼创业了。”
  经过翻耕和平整,瓦扎村流转的土地都种上了青脆李和生态蔬菜。青翠欲滴的树苗,预示着秋天沉甸甸的收获。
  在不远的牙窝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梦想的还有藏香猪养殖基地承包户康珠。在康珠的养殖基地里,有大大小小的藏香猪300多头。“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除去所有的成本和承包费用,纯收入大概在12万元左右。”
  “这里以前都是大片的空土地,太浪费了!现在,不仅有了养殖场,我们还要利用周边的闲置土地种植玉米,争取把每寸土地都利用起来。”该村党支部书记斯达拉告诉记者,自从土地流转以后,在山里养殖藏香猪,把附近的土地都盘活了。
  土地流转,转活了土地,转大了产业,转富了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黑水县采取租赁、转包等形式,不断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动土地向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集中,把分散的土地连成片,把分散的农民抱成团,不仅能够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更能扩大特色农业发展规模,提升经营水平,农业产业化的增值效益凸显。
  “规模化经营”描绘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蓝天白云下,麻窝乡别窝村直供港澳蔬菜基地一期工程初具雏形,在整齐划一的地里,豆苗、莴笋、娃娃菜等品种已完成播种,目前长势良好。
  “我们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创新引进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麻窝吉娜劳务合作社,村里的富余劳动力都可在合作社务工,大家对基地以后的发展充满信心。”驻村“第一书记”杨梅告诉记者,这种模式既能有效克服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对接市场、对外协调能力弱等问题,又能提升特色农业发展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促进全县农业外向型经济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目前,别窝村土地流转787亩。下一步,将建成3000平米的育苗大棚基地、田间便道、肥水一体化等综合农业示范体。黑水县出口港澳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基地的建设,将改变黑水县种的蔬菜水果大多在本地销售的格局,有效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据了解,黑水县按照“一沟域一体系、一沟域一主业、一沟域一特色”的沟域经济发展思路,将99条沟谷划分成果蔬、中蜂、民俗等6大沟域,重点发展生态蔬菜、藏香猪、早实核桃、凤尾鸡、道地药材、黑水蜂6大主导产业,并建成24个农牧产业核心示范园。目前,已培育家庭农场9家、种养殖大户15家、专合社55个,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33件,涉农专合社246个。
  “我们将充分利用黑水县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努力建设农牧产业核心示范园,培养和壮大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实现传统小农户种植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该县农畜水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只有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在产业体系中的骨架和支撑作用,提升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
  黑水县农业发展正在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如今,该县土地流转步伐铿锵,规模化经营蓄势前行,生态农业崭露头角,一幅幅现代生态农业的生动画卷正在黑水大地徐徐展开。(天诚土地规划设计z)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搜狐博客
     
新浪微博 微信平台 腾讯微博
\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参考,
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