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南湖区水利网建成有力增强农业的“筋骨”

录入时间:2018-07-19 09:35:27 点击:
  2016年末,南湖区1297个排灌站正常使用,喷灌、滴灌、渗灌设施覆盖种植面积303公顷,而灌溉过程中,99.7%的农户和农业生产单位使用的是地表水,一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水利网在南湖区建成,这些国家级或省市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有力地增强了农业的“筋骨”。
南湖区水利网建成有力增强农业的“筋骨”
  炎炎夏日,正是农田灌溉的高峰期。在田埂间,龙头一开,清澈的河水喷涌而出……一个水龙头管二三爿田,农民可以自己根据需要放水,水满了直接关停,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南湖区许多农田灌溉的一种常态。
  近年来,南湖区以渠系工程配套改造、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推广、推进节水减排为重点,结合农村河塘整治和水系连通、灌区配套改造、高效节水灌溉等,加紧农田水利设施升级。“十二五”期间,南湖区总投入9亿多元实施各类水利工程。依托浙江省第六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南湖区初步实现项目区农田“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
  “现在农作物长势好,小农水建设功不可没。”一些原先地势低洼、渠道排水不畅或因水泵、机井毁坏严重,主要靠天等雨的田块,如今不再靠天“吃饭”。排水渠道的建设、灌渠提升,让农田灌排自如,旱涝保收。
  让农民更欣喜的是南湖区通过“小农水”建设,用低压管道把灌渠从明渠变暗管,使农田灌溉用上田间“水龙头”,方便又高效。“现在高效节水灌溉改造后,每块田都灌得到。”大桥镇花园村泵站管理员王阿林已经管了13年泵站,如今越管越轻松了,因灌溉引发的矛盾也明显减少。
  王阿林说,新的泵站也很先进。采用变频装置的泵站能自动感应河水抽排水位,一旦达到排量会自动停止,实现有人管护、无人值守的智能化管理;一些田块安装了用水流量计,一块田灌溉用了多少水也能实时知晓。
  从观望、质疑到主动要求灌渠改造,受益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埋在地下的低压管道灌渠,在南湖区各地农村“遍地开花”,大桥镇云东村更成为全区首个低压管道灌渠全覆盖村庄。
  喷滴灌设施的建设、使用,有效促进了农业稳产高产。在八福生态农业园,高温时节,大棚内每天都要用喷滴灌设施多次进行喷雾降温,精准控制大棚温度和湿度,使果蔬品质更有保障。喷滴灌设施不仅能用于浇水、喷雾,还能用于喷施营养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
  为确保灌溉供水质量,区水利局也在配套改造灌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水利的同时,开展农村河道整治和水系连通,推进供水质量提升,通过改建灌溉泵站确保水源,通过清淤河道、建设生态护岸,提升供水质量,使农田水利源头供水得到有效保障。(天诚土地规划设计z)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搜狐博客
     
新浪微博 微信平台 腾讯微博
\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参考,
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