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小农水”-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

录入时间:2023-09-27 10:23:25 点击:
  “由于今年有了充足的灌溉,我们的黄桃比往年长得好多了,个个饱满多汁,真是多亏了水利局修建和维护这些惠民的水利设施!”近日,正是黄桃丰收的季节,新晃晃州镇小洪溪黄桃基地老板陈湘平看着自家漫山遍野的黄桃,在喜庆丰收的同时,对新晃水利局竖起了大拇指。
  小型农业水利设施(以下简称“小农水”)被喻为农田的“毛细血管”,是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关系着农业发展和百姓民生。
  兴水惠民,民之所盼。
  近年来,新晃水利局通过修复沟渠、兴建山塘、水库加固等“小农水”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构造起一个纵横交错、水网联通的水利网,有效提升了新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是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我这个黄桃基地目前总共12公顷,是从2016年开始修建的,以前我不知道这山上建有山塘、蓄水池这类的水利设施,也不知道黄桃在膨果期需要大量灌溉,所以果园的灌溉全靠自然降水。去年干旱缺水,我一下就慌了,只能靠自己人工挑水去灌溉,但是这样水量小,作用不大。”陈湘平带着记者巡查黄桃基地,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今年啊,村委会告诉我,山上有不少水利局修建的水利设施,我可以用它们灌溉果树。新晃水利局知道我要用水后,还对山塘、蓄水池等进行维护和清淤,要是哪里坏了,打个电话他们就过来处理了。有了充足的灌溉,今年的黄桃个头大汁水多,比往年更受欢迎,咱们基地迎来了大丰收。”
  陈湘平的黄桃基地只是新晃水利局扎实推进“小农水”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2月,湖南省水利厅等6部门下达了《关于开展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三年行动的通知》,新晃水利局积极响应,立足高标准和实用性两个原则,围绕建、管、用三大关键环节,强力推进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工作。
  “今年我县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恢复项目和山塘除险加固项目。”新晃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建英介绍,为推进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恢复,畅通“中梗阻”渠道,新晃水利局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资金补助方式,由受益主体(村委会)“自选、自建、自用、自管”的项目建设方式组织实施,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由村委会聘请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县水利局负责落实技术人员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山塘除险加固项目则通过招标的方式组织实施。
  为了使政策长效运行,新晃侗族自治县成立了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以水利局局长为班长,相关单位具体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对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项目进行调度和指挥。此外,草拟了《新晃侗族自治县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办法》(试行),明确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的主体及职责,管护经费的筹集、管理与使用,管理的考核办法等。并且,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将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管护责任落实到镇、村,并纳入县人民政府对乡镇的绩效考核,强化责任落实。
  “省水利厅下达我县今年的建设任务为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恢复,具体包括维修山塘143口,新增或恢复蓄水能力36.65万m³,配套实施山塘除险加固项目,维修加固山塘39口。”姚建英说,“截至7月,全县小农水建设共实施7个项目,包括实施山塘202口,新建、整修渠道121km,新建拦溪坝27座,新建喷灌系统2300亩,打深井94口,新增蓄水能力101.39万m³,新增供水能力220万m³/年,总计投资6386.8万元。”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今年以来,新晃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山塘、渠道等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全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溉排水体系,提升山上经济作物灌溉水源保障能力,逐步实现了“蓄得住水、灌得到田、上得了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天诚土地规划设计z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搜狐博客
     
新浪微博 微信平台 腾讯微博
\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之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
内容仅供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