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是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至关因素

录入时间:2019-10-31 14:11:06 点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以约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0%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一进程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三农”工作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是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至关因素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把粮食安全的事情办好,水利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70年来,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增加到2018年年底的10.2亿亩,灌溉面积位居世界第一。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0亿公斤增加到现在的6500亿公斤左右。目前,我国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0%,但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的75%,经济作物占全国的90%。
  大中型灌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新建了安徽淠史杭、山东位山、河南红旗渠、甘肃靖会提水等一批灌区,已累计建成大中型灌区7800多处。
  同时,我国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持续推进高效节水灌溉。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逐渐将农田水利工作的重点从抓建设新灌区转移到建设与管理并重、注重发挥现有工程效益上。在结合水利枢纽建设、持续推进新建大中型灌区的同时,启动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国的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3亿亩,近30年间,我国耕地的灌溉面积增加约3亿亩,而灌溉用水基本未增加,节水灌溉功不可没。
  在着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方面,我国开展了田间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农村河塘清淤整治等建设,建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2018年年底,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已超过1.3亿亩。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全国约一半农田水利设施以“两证一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管护责任书)形式明晰了产权,落实了管护责任、主体和经费,培育发展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天诚土地规划z)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搜狐博客
     
新浪微博 微信平台 腾讯微博
\
\
 
\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参考,
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